鶴工農政辦發〔2022〕7號
鶴崗市工農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工農區計劃生育協會改革方案》的通知
各辦事處、各相關單位: 經區政府同意,現將《工農區計劃生育協會改革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執行。 鶴崗市工農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5月23日 工農區計劃生育協會改革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共黑龍江省委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實施意見》(黑發〔2015〕16號)、《黑龍江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黑龍江省計劃生育協會改革方案的通知》(黑政發辦〔2019〕7號)和《鶴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鶴崗市計劃生育協會改革方案的通知》(鶴政辦發〔2020〕18號)要求,加快推進工農區計生協深化改革,結合我區實際,制定如下方案。 一、總體要求 工農區計劃生育協會是區委領導下的群團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育齡群眾和計劃生育家庭的橋梁和紐帶,是協助政府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與家庭和諧幸福的重要力量。區計生協要緊緊圍繞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積極順應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轉型發展需求,緊緊圍繞衛生健康工作職能,充分發揮群團組織的獨特優勢,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切實承擔好六項重點任務,有序承接政府轉移的服務職能,提高群眾健康素養和家庭發展能力,為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作出重要貢獻。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計生協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國家計生協改革指導意見,以及市委十ニ屆四次全會和《市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衛生健康工作任務,實現以增強計生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為目標,以服務黨政工作大局、服務廣大計生家庭為宗旨,著力推進計生協組織和工作改革創新,引導群眾按政策生育,加快推進“健康工農”建設,為催進全區人口長期均衡發展與家庭和諧幸福、實現工農全面振興作出積極貢獻。 (二)改革目標 緊緊圍繞全區工作大局,深化計生協組織管理體制和服務模式改革,推進解決基層基礎薄弱、服務群眾能力不足、創新意識不強、工作方法缺乏特色等問題,著力破解制約計生協事業發展的重點難點和體制機制問題,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逐漸建立完善“縱向到底、橫向到邊、遍布城鄉、高效運轉”的組織網絡和服務體系,積極營造家庭友好、社會和諧良好發展環境,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三)基本原則 2.堅持圍繞中心,積極服務民生。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中心,按照“群眾所急、黨政所需、協會所能”的原則,緊緊圍繞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強化需求導向,切實把全區各級計生協組織建設成為家庭發展的“助推者”、計劃生育權益維護的“代言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的“貼心人”。1.堅持黨的領導,把握政治方向。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團發展道路“六個堅持”的基本要求和“三個統一”的基本特征,立足全區各級計生協工作定位,加強政治引領和思想引導,強化責任擔當,把廣大會員、育齡群眾和計劃生育家庭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鞏固和夯實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 3.堅持問題導向,強化頂層設計。針對全區各級計生協組織直接聯系群眾的力量不足,社區級工作“斷層”,會員參與程度不高,服務能力不強等問題,推進改革創新,促進作風轉變,建立起有利于全區計生協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使計生協服務衛生健康工作的能力水平更加凸顯。 4.堅持面向基層,提高服務能力。堅持完善計生協組織和服務體系建設,創新基層組織設置、活動開展方式和服務手段,強化基層基礎建設,擴大聯系范圍,活躍基層工作,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形成各級計生協組織深入有效聯系服務群眾的新局面。 (四)總體目標 按照“強基層、優結構、承職能、轉方式”的總體要求,立足新時期育齡群眾和計劃生育家庭的新需求,改革計生協組織的組織架構、管理模式、運行機制和服務模式,完善“縱向到底、橫向到邊、高效運轉”組織網絡和服務體系,全面落實黨中央部署的“六項重點”任務,使基層計生協組織服務大局、服務家庭能力得到明顯提升,增強工作活力,贏得全區育齡群眾信任,推動工農區人口計生和衛生健康事業創新發展。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強黨組織建設,完善組織機構 要切實加強全區各級計生協組織建設的廣泛性。在區、辦事處普遍建立協會組織,確保計生協組織不斷發展壯大。區、辦事處計生協會員代表、理事、常務理事中來自基層一線的群眾和服務對象比例分別不低于60%、40%、20%。改進計生協干部選拔任用方式,注重基層一線工作經歷、群眾工作經歷,加大公開選、擇優選干部力度,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多形式的干部交流格局,努力打造專職、掛職、兼職相結合,以專職干部為骨干,掛職、兼職干部為支撐的干部隊伍。 1.加強區級計生協會領導班子建設。采取“專職+兼職”的模式,在現有班子成員職數不變的基礎上,區計生協會會長由工農區副區長張洋擔任,副會長由區衛健局局長張爽兼任,設專職秘書長1名(主持日常工作)。 2.優化職能轉變。新增設家庭發展、特扶家庭等計劃生育家庭服務工作職能,達到與省、市計生協業務完美銜接。加強“網上計生協”建設,做好人口計劃生育方面有關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 3.落實經費保障。順應人口計生工作轉型發展需要,建立落實計生協會“六項重點任務”相匹配的財政投入保障機制,做到“人隨事走”“費隨事轉”,構建權責統一、財權事權相匹配的工作機制度,將區計生協會辦公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4.“四網”結合,強化基層協會組織建設。將基層衛生醫療服務網、公共衛生服務網、人口計生統計網與計生協會基層組織網有效結合,實現人員、設施、技術等資源共享,強化計生協基層組織建設;穩定各級計劃生育協會干部隊伍,完善計生協會工作機制,配齊配強專兼職計生協工作人員,確保各級都有人做計劃生育協會工作。 5.建立健全聯系群眾制度。嚴格落實中央、省、市委八、九、十項規定,堅決抵制和糾正“四風”,樹立務實創新、敢于擔當、積極作為的計生協干部隊伍形象。建立區級計生協干部、會員代表聯系社區基層計生協、會員群眾工作制度。 (二)圍繞工作職能,認真落實六項重點任務 認真落實黨中央部署的六項重點任務,發揮獨特優勢,有序承接政府轉移的服務職能。深入開展計生特殊家庭“親情關愛”行動,在生活幫扶、心理疏導、精神慰藉、經濟支持、養老關懷等方面提供精準服務,推進家庭文明建設。 1.聚焦計劃生育家庭幫扶。關注全區計劃生育家庭的困難和需求,在生產、生活、生育方面提供幫扶,提高家庭發展能力和幸福指數。推廣“溫暖行動”和“讓愛翻倍”等聯系計生困難家庭的活動載體。建好精神慰藉制度、走訪慰問制度、志愿服務制度、保險保障制度“四項制度”。落實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就醫綠色通道、家庭醫生簽約、聯系人制度的“三個全覆蓋”政策。深入實施計劃生育保險等商業保險項目。 2.開展生殖健康咨詢服務。依托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體系,發揮基層計生協組織優勢,了解青少年、新婚人群、中老年人和流動人口等重點人群的健康需求,開展健康教育“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服務活動。深入社區、企事業單位廣泛宣傳開展生殖健康知識普及和義診咨詢,形成衛生計生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新模式。全面推進青春健康工作,開展性道德、性健康和性安全宣傳教育和干預工作,進一步加強青春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素養等服務水平。 3.構建宣傳教育新格局。圍繞生育政策、“健康工農”建設和計生協工作目標任務,利用“5·29計生協會員活動日”、母親節、“7·11世界人口日”、“12.1”世界艾滋病日等契機,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特色鮮明的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抓住全面深化醫改這條主線,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參與普及健康知識,倡導健康生活理念。 4.做好群眾權益維護工作。在全區廣泛開展新形勢下計劃生育基層群眾自治,服務“健康工農”建設,組織群眾依法修訂計劃生育居民自治章程、計劃生育村規民約,引導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助推計劃生育基本國策貫徹落實和全面兩孩政策實施。 5.開展流動人口服務。進一步規范和拓展流動人口計生協組織功能,創新流動人ロ服務管理機制。通過“商會+計生協”等形式,加強流動人口集聚地和非公企業計生協建設,推動計生協向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延伸。與衛生健康部門密切配合,開展流動人口健康宣傳服務,推進流動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6.加強優生優育指導。要聚焦生育行為全周期,指導婦幼保健機構開展優生優育知識培訓,普及新婚期、孕產期和育兒期知識,筑牢人ロ質量“第一道防線”。 (三)面向群眾需求,增強基層服務能力 加強計生協干部服務群眾能力建設,進一步增強基層服務能力和組織活力。優化會員結構,完善會員聯系戶制度,鞏固完善“會員之家”等服務陣地,探索通過資金募集、有償服務、項目合作等方式,建立社會化、專業化、市場化服務平臺。做好辦事處和社區計生協骨干培訓工作。優化會員結構,吸引致富帶頭人、行業領軍人才、技術特長人員、公益熱心人士和社會知名人士加入計生協組織,完善會員聯系戶制度。要拓展服務領域,做好“會員之家”“會員小組”等服務陣地建設,推動升級換代,廣泛開展面對面、心貼心、多樣化的活動和服務。 三、加強黨的領導和工作保障 (一)完善領導制度 加強各級黨委和政府對計生協的領導,落實好黨建帶群建制度,與衛生健康工作及其他群團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總結。要落實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關于“健全黨委領導群團工作制度”的要求,按照分級管理原則,將區級計生協機關列入黨委領導的群團組織序列,納入地方群團改革統一部署。要探索與黨政部門有效協調、與其他群眾團體有效合作的工作機制,凝聚推動全區計生協事業發展合力。 (二)加大支持力度 組織、編制等部門要幫助計生協會完善機構設置,加強力量配備。財政部門要對計生協開展工作給予必要支持,有關經費按規定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區、辦事處要在黨委和政府領導下,共建共用基層服務群眾的陣地和設施,整合用好社會資源,實現群眾有陣地、有制度、有窗口、有活動。 (三)加強工作指導 加強區衛生健康部門對計生協的業務指導。健全區衛生健康部門與計生協協作機制,堅持和完善將計生協工作納入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的辦法,建立計生協重點工作考核評估機制。通過多種途徑保障計生協參與衛生健康重大決策和重要活動,主動幫助解決制約計生協組織發展的運行機制、管理模式、隊伍建設等方面問題實現工作有效銜接、良性互動。要順應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轉型發展需要,政府職責主要轉向人口發展戰略研究、規劃編制、政策制定、執法監督。組織動員群眾工作主要依靠以計生協為主的群團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承接,將宣傳教育、生殖健康咨詢服務、優生優育指導、計劃生育家庭幫扶、權益維護、流動人口服務等工作,通過職能轉移、項目運作、購買服務等方式交由計生協承擔,按照“人隨事走,費隨事轉”原則,構建權責統一、財權事權相匹配的工作體制。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在區委、區政府領導和市計生協指導下,區衛生健康局統籌協調計生協改革工作,細化分解任務,明確責任主體,分步有序實施。區委、政府要切實加強對計生協改革工作的組織領導,周密部署,統籌安排,壓實責任,確保按上級要求完成改革任務。 (二)積極穩妥推進 正確處理計生協改革與衛生健康機構改革的關系,穩妥有序地推進各項改革工作。要加強改革思想引導,教育引導計生協干部切實增強改革的責任感、緊迫感,做到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 |
主辦單位:鶴崗市工農區人民政府
咨詢電話:0468-3357648 聯系地址:鶴崗市工農區育才路48號
黑公網安備 23040302000015號
黑ICP備17002212號-2 網站標識碼:23040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