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推動工農區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試行)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為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鼓勵和吸引企業家到工農投資興業,加速推動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現將工農區人民政府起草的《推動工農區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試行)征求意見稿》全文公布,征求社會各界意見。有關單位和各界人士可以在2023年4月18日前,在工農區人民政府網站(網址:http://www.gouheshi.com)查看本通知,并通過以下2種方式提出意見建議。
1.以電子郵件方式將意見建議發送至gnqzsb@163.com。
2.以信函方式將意見建議郵寄至工農區商務局,地址:黑龍江省鶴崗市工農區育才路178號,工農區人民政府303室收,郵政編碼:154100。
工農區人民政府
2023年3月17日
推動工農區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試行)
(征求意見稿)
為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鼓勵和吸引企業家到工農投資興業,加速推動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現參照省、市對企業扶持相關政策,結合工農區實際,特制定本措施。
一、適用范圍
1.本措施適用于在工農區注冊、登記、投資建設并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產業政策的項目和企業,本地項目和企業及個人同樣享有本措施。
2.產業項目需滿足當年與工農區人民政府簽訂合同,并于當年或次年開工建設。
二、項目建設扶持
3.在工農區注冊的企業,以入統金額為準,實際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000萬元、2000萬元、5000萬元、10000萬元以上的新建產業項目(不含住宅房地產項目),在項目全部竣工驗收后,分別按照入統金額的1%、2%、3%、4%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4.在工農區設立的當年實際到位外資金額20萬美元(含)以上的項目及增資事項(不含住宅房地產業、金融業及類金融業項目), 以商務部門統計數據為準,按其當年實際到位外資金額(折合人民幣計算)的2%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50萬元人民幣。
三、經營貢獻激勵
5.項目在建設投產后,為商業類項目的,前兩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或超過2000萬元、7000萬元、17000萬元、34000萬元、67000萬元,分別按主營業務收入的3.8‰、4.5‰、5.3‰、6‰、6.8‰給予補助,后三年全部按主營業務收入的3.8‰給予補助。為工業類項目的,前兩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或超過1000萬元、3000萬元、8000萬元、17000萬元、34000萬元,分別按主營業務收入的7.5‰、9‰、10.5‰、12‰、13.5‰給予補助,后三年全部按主營業務收入的7.5‰給予補助。
6.鼓勵建筑企業發展壯大,對在我區注冊的建筑企業,主營業務為建筑業,且年度施工總產值達到1400萬元以上,并納入區內統計核算的,按總產值的9.5‰給予補助。其中,外出經營的企業以及外來建筑企業在本區進行經濟貢獻的同樣享受。
7.加強本地企業扶持,對年度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00萬元以上,且納入區內統計核算的,按主營業務收入較上年增量部分的3.8‰給予補助。
四、培育總部經濟
8.在工農區注冊、登記的企業及股東,并繳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并納入區內統計核算的,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000萬元以上的可認定為總部企業。
9.主營業務收入達到或超過3400萬元、17000萬元、67000萬元、166667萬元、333333萬元,分別按主營業務收入的3.8‰、4.5‰、5.3‰、6‰、6.8‰給予補助。
10.認定為總部企業的,提供辦公場所并給予租金兩免三減半扶持。
五、促進商貿發展
11.對符合第3項政策條件的,以入統金額為準,且產業項目為商業類項目,在項目全部竣工驗收后,分別按照入統金額1.2%、2.4%、3.6%、4.8%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1200萬元。
12.對限額以上入統并參與社會零售品銷售總額核算的企業,年營業額在2000萬元(含)以上,且直播線上銷售占比達30%以上或營業額同比增長30%以上,給予2萬元一次性補助。
13.對確認為年度新增的“批零住餐”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的限額以上企業,給予30萬元一次性補助。
14.對新增統一管理、統一核算的專業市場或商業綜合體,年營業收入突破10000萬元、20000萬元和30000萬元的,分別給予10萬元、20萬元、30萬元一次性補助。
15.大力發展餐飲首店經濟,對入選中國餐飲的百強企業,通過自營、聯營等方式在工農區開設鶴崗首店,且納入限額以上統計的貿易單位,給予10萬元一次性補助。
六、推動企業成長
16.推行部分容缺審批制、委托審批制、負面清單制。同時,積極協助企業申報省、市級發布的各項優惠政策。
17.對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家,優先推薦為市級“兩代表一委員”候選人和“勞動模范”等表彰人選。
18.在區政務服務中心、區人民法院、區人民檢察院、公安局工農分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農分局、市自然資源局工農分局、工農區稅務局等窗口辦理所在企業政務服務事項時,提供專人服務、綠色通道。
19.免費為企業發布招聘信息、提供法律咨詢,為企業職工提供法律援助,并幫助企業在吸納就業困難等群體方面,及時享受相關就業、創業、社保等政策。
20.經省級認定的數字化車間(生產線)和智能工廠(礦山),按項目合同金額(含設備投資和工業軟件購置等數字化建設費用)給予10%的一次性補助,數字化車間(生產線)補助最高不超過200萬元,智能工廠(礦山)補助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21.對新納入規模以上統計的工業企業給予最高60萬元補助。其中,第一年補助20萬元,第二年、第三年主營業務收入保持在2000萬元以上的,再分別給予20萬元補助。
22.對認定為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分別給予100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一次性補助;對認定為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的,給予100萬元一次性補助;對新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的,給予50萬元一次性補助;對認定為省級制造業“隱形冠軍”的,給予50萬元一次性補助。
23.對中小企業每年用于存貯、算力、安全、軟件等上云服務費用在5000元以上的,按照每戶1000元給予云平臺補助。
七、引薦人獎勵
24.對引進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000萬元、2000萬元、5000萬元、10000萬元以上的,以入統金額為準,分別按照入統金額1‰、2‰、3‰、4‰給予一次性補助,單個項目不超過80萬元。
25.對引入總部經濟企業的,按照企業所得補助的5%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不超過50萬元。
八、附則
26.符合本政策措施規定的同一企業,獲得不同事項補助的,可以兼得。
27.投資同一事項,符合黑龍江省、鶴崗市其他政策扶持事項規定的,遵循從優、從高、不重復計算原則享受扶持和補助。同時,涉及爭取省級政策資金支持的,以省級扶持政策要求和年限為準。
28.本政策措施中所指的主營業務收入全部為不含增值稅的營業收入。
29.本政策措施中,第5、6、7、8、9條涉及的主營業務收入需達到全市同行業稅收負擔標準。其中,第5條,總經濟貢獻分別達到或超過50萬元、200萬元、500萬元、1000萬元、2000萬元的,原則上按照其對工農區經濟貢獻的50%、60%、70%、80%、90%計算;第6條,總經濟貢獻達到或超過100萬元的,原則上按照其對工農區經濟貢獻的50%計算;第7條,原則上按照其對工農區經濟貢獻增量的50%計算;第8條,總經濟貢獻應達到或超過50萬元;第9條,總經濟貢獻分別達到或超過100萬元、500萬元、2000萬元、5000萬元、10000萬元的,原則上按照其對工農區經濟貢獻的50%、60%、70%、80%、90%計算。
30.受職務影響力的公職人員不予以享受。
31.本政策措施自公布之日起實施,同原政策措施不一致的,以本政策措施為準,最終解釋權由工農區人民政府負責。